当前位置:

猗顿外传

猗顿,出生于鲁国(今山东南部一带)人,春秋战国时期盐商。

猗顿初为春秋时代的贫寒之士。在生计艰难时,听闻陶朱公经商致富一事,求教于陶朱公,获得八字秘诀,陶朱公建议猗顿经营畜牧业。于是猗顿千里迢迢来到西河(今晋南一带),定居于猗氏王寮(今山西运城临猗县)。此后,猗顿辛勤经营,畜牧规模日渐扩大。致富后的猗顿为表达对陶朱公的恩情,猗顿在今临猗县王寮村修建陶朱公庙。

猗顿是中国最早的珠宝鉴定专家和珠宝商。猗顿聚财有道,不断改革创新,在积累财富的同时,还能做到乐善好施。猗顿对山西南部地区的畜牧业和河东池盐的开发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山西商业发展史上也有着重要的地位,被尊为中国商祖、晋商祖师。

 第一章:出身寒微

《孔丛子》云:猗顿,鲁之寒士。鲁,即周朝国名鲁国。猗顿出生于约公元前480年的鲁国肥城。肥城位于大河之东,泰山西麓,陶山以北,古为肥子国。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又是当年孔子创立儒家学派的地方,文化气息十分浓厚。周王朝是等级非常严格的社会,王食贡,卿食邑,士食田。猗顿史称寒士,说明他的出身,虽为庶民,但仍属之阶层,家有田地,并有少量奴隶为其耕种,家道还算殷实。

据说猗顿十三岁时父母双亡,二十岁时还未娶妻成家,过着耕则常饥,桑则常寒的苦难生活。

这种苦难生活,先是由于一场大火。南伯庸先生在其编著的《中华商祖陶朱公》一书中载:猗顿家里遭了火灾,一场大火把祖辈积蓄的财产烧了个干干净净。后缘于父亲的一场车祸。民间传言:一天早晨,猗顿的父亲与佣人套好了马车,拉上新缫的蚕丝与一些桃子外出交易,不料遇上三桓的人马正在追杀鲁哀公,拉车的马因受惊吓狂奔起来,车轮由于受到乱军投下的档木阻挡而翻车,父亲不幸被轧断双腿,不久便离开了人世。

俗话说:“丧不过三。一般恩爱夫妻,一人去世,另一位大致在三年之中也会相随而去。猗顿的母亲终究没有躲过这要命的三年,三年未满,便撒手人寰,去寻找她厮守了一辈子的当家人去了。

猗顿含悲为父母守孝三年,但守孝归守孝,生活还得继续。正当猗顿前途茫茫,走投无路的时候,他听到三致千金”“陶朱公的大名,这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便决定往而问术

 第二章:往而问术

陶朱公,原名范蠡,字少伯,春秋末年越国大夫。越国为吴所败时,他随越王勾践赴吴为质三年。回越后助越王卧薪尝胆,刻苦图强,十年生聚,以三千兵马灭了吴国。范蠡作为复仇灭吴的第一号人物,可谓功业盖世,名垂前史。当越王勾践取得全面胜利的时候,范看到越王是个只可共贫贱而不能共富贵的人,便急流勇退,隐姓埋名,辞相出走,独驾扁舟,游于江湖。先到了齐国,改名夷子皮,后又到了魏国陶地(今山东定陶西北),改名为陶朱公。陶朱公以为陶地居天下之中,诸侯四通,最宜在此经商,于是便在这里定居下来。十九年中,三致千金,能聚能散,时称巨富。后人有诗赞曰:居官则为卿相,居家则致千金。

据《孔丛子》一书所言,猗顿往而问术的地点当时是在定陶这个地方进行的,陶朱公热情的接待了他,并告诉他说:子欲速富,当畜五牸音字,当做母畜讲,五牸按孙氏注:牛、马、猪、羊、驴五畜之牸。

范蠡在山东定陶致富成名,因与老师计然(《史记》中说:他乃山西人士,其先晋国亡公子也。)的关系,曾来到山西晋南,先在猗氏的孝义村(今太范村)从事经商活动,后又到运城的陶村隐居养老。因此关于猗顿往而向富的地点,民间亦有太范,陶村之说。清道光十七年王永龄在其所撰的《重修周逸民猗顿氏墓记》(此碑现存于王寮猗顿祠)中曰:猗顿,鲁之穷士也,问富陶朱家于郇,得三园五牸之术。《河东名人馆》在展示猗顿时曰:猗顿,商业始祖。原是鲁国的书生,听到陶朱公范蠡弃官经商很快致富的消息,于是前往陶(今运城市盐湖区陶村)地往而问术,范蠡吿诉他致富良策。

 第三章:西河成家

猗顿听从陶公之言,来到西河这里,看到峨嵋岭下水草茂盛,土地沃饶,确实是个天然的畜牧场所,就在对泽附近(今临猗王寮村西)定居下来,大畜牛羊于猗氏之南。

猗顿在老家姓王名俍,定居猗地后,因在猗地创业制富,殁后又埋葬在猗地,故称猗顿。

猗顿只身来到王寮后,每天以打柴为生。据村民所传,当地有户王姓人家,老两口和一个女儿相依为命,猗顿每天打柴回来,路过时,总要给这家人留一些柴,时间长了,老两口见他人品端正,勤劳朴实,并能读书识字,十分喜爱,经人说合,便留他做了上门女婿。猗顿入赘后,小俩口相亲相爱,情丝如蜜,不到数年生了三个儿子,起名寮儿、景儿、鑑儿。

 第四章:蓄养牲畜

虽说河东猗地是个特别适合发展畜牧的好地方,但真正要畜好五牸却并非一件容易的事。

猗顿一开始是怎样经营畜牧业的,刚开始他先担盐晒卤。王寮离河东盐池很近,一开始,猗顿为了生活,也为了实现畜五牸的抱负,便下到盐池,担盐晒卤。民间有诗云:五月盐花玉斗生,万夫蹴浪人残更。珊瑚架上牵珠舟,琥珀盘中探水晶。月影先传双股赤,波光不掩一械轻。高王曾识羹中味,可识池中此夜情。道出了其中的艰辛。猗顿用出力卖苦,挣来的血汗钱,从小、贱入手,先买母鸡,再买母羊,继而买回了猪、牛、马等母畜。精心饲养,苦心经营。一年多时间,母牛生母牛,三年五头牛母羊生母羊,三年挤到羊圈墙。没几年功夫,猗顿的牛、马、羊、猪便多的数以千计,鸡儿漫滩跑,猪羊数十栅,牛马欲成群。

然后有了本钱之后,他在斗米养鸡。俗话说:鸡吃活食蛋大,肉增。猗顿据此发明了一种先进的养鸡办法。他将一斗米煮熟、发酵、拌水,搅上杂草混在一起,用泥土封住,保持相当温度,二十天左右,里面会产生出含有大量蛋白质虫子,制成养鸡的好饲料,短时间内,鸡增肉、多蛋、蛋大,既降低了成本,又收益明显。积累了一定的养殖经验之后,他就饲养马,并且将雄性去睾。俗话说:一个槽上拴不下两个叫驴。随着畜群的发展壮大,有个让猗顿甚为忧虑的现象,就是经常出现雄性牲畜为母畜而相互咬斗的情况,雄马之间,你咬我踢,雄牛之间,你顶它撞,除相互伤残外,整个畜群也被扰乱得不得安宁。猗顿没法,常唉声叹气。后来,有个给猗顿赶车喂牲口的叫尤智,向猗顿建议说:入宫的男子被割去,就可以消除性欲,然后让这类人服侍后妃,便避免了性骚扰。或许制服这些雄性牲畜,也可用这办法。这话对猗顿很有启发。但割阉牲畜,在这之前并没有先例,为慎重起见,猗顿先从猪身上作试验,终于取得了成功。然后再在牛、马身上作试验。凡经过割阉的牲畜,都失去了性的欲求和功能,在群中,它们表现出了平静与安宁。同时,上膘快,有气力,尤其是用在拉车、跑运输上的雄性骡马,完全没有了未阉割时的那种暴躁,却又保持着雄性牲畜的健壮和耐力,这是阉割后的的一大发现。两千多年来,人们在运用着这一经验,使牲畜服服帖帖地为人类服务,我们无论如何都应当记着,这一发明创造的专利权,是属于猗顿的。等到养殖成一定规模,他就开始改良畜种。明代著名科学家徐光启(公元1562----1623年)写有一本《农政全书》,被誉为中国古代农业的百科全书。他在该书中曰:欲速富,畜五牸。乳母好,堪为种产者,因留之为种,恶者还卖,不失本钱,座畜驹犊,还更买怀子孕者,一岁之中,牛、马、驴得两番,羊得四倍。这段话其实是对猗顿精畜五牸的真实评述与总结,从中既可看出猗顿不守旧,敢于改革的思想,又体现出猗顿精于算计的商业思维。为择优汰劣,猗顿在畜群中精心挑选高档次的雄性牲畜作为种畜,专门配种,相对的也在母畜中进行择优汰劣,用以交配。这就使得优种牲畜不但发展壮大,而劣质牲畜在迅速淘汰着。除此而外,猗顿还嘱咐池盐运输人员,不论运盐到秦川还是到西域,都不要忘记从那里选买上好的种马;也不论运盐到齐地还是鲁地,都不要忘记从那里选买上好的种牛。它从遥远的外地买进优良种畜,再选本畜群中的上等母畜,实行远缘交配,于是更加健美的新一代畜群出现了。猗顿培育的晋南大黄牛,高个子驴等,直到今天,仍然是遐迩闻名的。最后他又修建三沟之牧。王寮今有三条大沟,见证了当年猗顿发展畜牧业的往事。一条是位于猗顿祠西边的鸡舍沟。据说为防止狐、獾、黄鼠狼对鸡场的骚扰和侵害,猗顿在沟的南边崖壁上挖了许多洞,当做鸡舍,并在鸡舍门前放有诱捕器,那些叼鸡贼一旦进了诱捕器,就别想再出来。这就是村民将此沟称为鸡舍沟的来由;第二条是位于王寮村西北角的羊道沟。此沟正南正北约千米,逾往北,沟逾浅,上了坡,往西再千米便是老滩。县志说叫对泽,现今说法就是湿地。对泽滩水草茂盛,特别适宜放牧。猗顿每天凌晨,把羊赶到北边王景滩草地,傍晚又把羊赶到南边涑水河旁。积年累月,踏出了长约五公里的深沟 ,直到现在人们仍将此沟称为羊道沟";第三条是姚头沟。姚头,本名姚羲,舜之后裔。为人正直豪放,是猗顿逃难途中遇到的一位同病相怜的铁哥们,也是主管猗顿五牸产业的头人。姚头沟原本是猗顿饲养牛马等大牲畜的集聚之地,姚羲为工作方便,常年住在此沟,因而,被后人称为姚头沟

后来随着畜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招引了远近越来越多的贫民前来投奔猗顿。为合理利用这众多的人力,根据分工需要,猗顿经过一番精心策划,又在方圆数十里的地方,合理地布置了许多畜牧点,每一个畜牧点自然形成了一个村落。猗顿派遣自己的儿子王寮、王景、王鑑分住在三个畜牧点上,与众人一起经营畜牧,后来这三个畜牧点便以他三个儿子的名子为村名。

 第五章:兴办“三园”

在大力发展畜牧业的同时,猗顿看到古郇国这方天地,除了水草茂盛可以畜五牸外,还有大量的荒芜的土地闲置着。如能给予开发利用,既可以解决人们的吃饭问题,又可以安置流民,收到经济和社会效益,于是,通过畜牧业开始富起来的猗顿,又组织民众,开荒种粮,兴办三园

猗顿在王寮村的东、西、南三面,先后建起桃、杏、桑三园,村里有个古老的说法,就是东桃西杏南桑园

东桃——猗顿在村东建起的桃园在三园中面积最大,占地十七公顷,培育的桃树品种多达二百种,桃形、色、味各有千秋。有早熟可赶上端午的五月鲜,有晚熟的八月桃,有常见的白里透红的美人醉,还有纯色玉白的银杏桃和肉嫩多汁、甘甜清脆的雪里红,只是现在大都失传了,只留下四百多亩大的桃园遗址。

自古以来,人们以桃花象征春日,寄托爱情,也将桃称之为寿桃。相传这寿桃来自猗顿的老家肥城,是肥族人,从东海度朔山,将仙桃移植于肥子园的,寿星南极仙翁掌上那个硕大的桃子就是肥桃;桃树还被称为神仙之木英雄之木。《太平御览》一书记曰:桃者,五木之精也,古压伏邪气者,此仙木也。桃木之精气在鬼门,制百鬼,古今做桃木剑以压邪,此仙木也,插桃子于户,童子不畏,而鬼畏子,故称神仙木,英雄木。《御览》因何将桃木称为英雄木呢?据传源于古代两则故事:一则曰官羿怕桃。官羿原为万鬼的统领,生前以善射闻名,有个叫逢蒙的拜师于官羿门下,学成后,却恩将优报,举起桃木棒从身后将老师猛击致死,因羿死于桃木之下,故而对桃木产生了一种条件反射的害怕。二则曰桃木为夸父的化身。《山海经》载有这样一个神话故事:夸父追日,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邓林即指桃林

民间传言晋武公灭郇后,使此地很多居民统统变成了冤魂,常在附近游离,晚上还时不时地传出瘆人的尖叫声,使得猗顿城(郇之故城)很不安宁。于是猗顿便把桃园的位置放在村东猗顿城的南大门处,其明显意图就是要以神仙之木英雄之木,在此起到镇宅、压邪、驱鬼,安定一方的作用。

墙外桃花三两枝,郇瑕春暖谁先知?桃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因子,铸就了当地千百年来一种特殊的祭祀习俗。每年清明节,村民给猗顿扫墓时,都要折枝桃花插在古墓上,以此来表达后辈的怀念之情。

西杏——猗顿最早在村西建起的杏园,占地二十公顷。培育出新品种达三十余个,个大、面光、色艳、皮薄、肉厚、汁多、味香、醇甜爽口。由于品种好,后来杏园的杏树被方圆百里的人们广为栽植,遍及郇瑕及周边地区,北至峨嵋岭,南到中条山,西到黄河边都有栽植。如今,永济的伊杏、临猗的嶷杏都是很有名的。

说到桃源和杏园,还有一个名曰陈知的人不能不提。陈知本是陈国贵族,大约在公元前450年左右,陈国发生了大的内乱,公子陈完领着一千人逃往齐鲁,陈知就是其中的一位。只是陈知并没有跟随陈完去到齐国,而是流落在齐鲁交界的肥城附近。几年的民间生活,使他对栽种果桑产生了兴趣,且成为当地有名的行家里手。后来,他跟随猗顿来到西河对泽地,成了猗顿旗下桃、杏园的主管。为了管理的方便,便在桃园的西南定居下来。于是,人们习惯地把陈知居住的地方叫做陈家庄园,将从村子到庄园的那条路称为庄园路

南桑——猗顿在村南建起的桑园,占地十余公顷。古时俗话说:鲁桑百,丰锦帛。其意是说,鲁地的桑叶质量高,只要鲁桑栽得多,蚕丝好,高档的丝织就丰富了。猗顿生活的那个时代,中国还没有棉花,那时穷人穿的是葛麻,富人穿的是丝绸。张俞《蚕妇》诗云: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那时,蚕丝业很兴盛,农家只要种田,就要养蚕,所谓农桑之家,就是种田养蚕并举的意思。晋南一带的农家虽说也种桑树也养蚕,但桑树质劣,蚕丝价格上不去。于是,猗顿从故乡鲁地,选购回上好的桑苗,运回猗地,精心栽培,然后推广,使晋南各地的养蚕业一时大兴。为缫制生丝,猗顿又适时在桑园地办起缫丝加工厂,人称绣花园。据说,当年郇瑕所出产的丝绸,曾一度与鲁帛齐名。后来,棉花传入中国,大众化的纺纱、织布代替了颇费功力的丝织帛,养蚕业渐渐衰落了,优质的鲁桑也随之退化,但"桑园地的名称,却成为供后人缅怀先贤历史功绩的一块神奇的土地。

 第六章:营盐巨富

一个仅仅在土地上谋生的人,再富有,也不能称之为商人。界定一个商人的标准,应该看其是否从事商业经营,做商品流通与交换。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猗顿用盬盐起。这就是说,猗顿真正成为一代巨商,是从经营盬盐开始的。

盬盐专指河东池盐,河东池盐最早叫做猗氏之盐"。两千多年前,它的面积比现在要大得多。北依郇瑕地,南限中条山,汪洋一片。

战国时,山林川泽之利的开发,虽为官府控制,但官府不直接经营,而是用抽取十分之三税的办法让去经营,但这种绝不是一般的手工业者,而是一种有钱有势的豪民。因为这种开发,需要大量的投资,需要一定数量的劳动力。正如《盐铁论·禁耕》所说:“非豪民不能通其利。而猗顿此时己属于这样的豪民,是有条件、有力量去开发河东池盐的。

每年的五黄六月,是盐工最忙碌的节季。《水经注》说:“仲夏应候风而出,声隆隆然,俗称盐南风,盐花得此,一夕成盐;也是盐工最辛苦的季节。

河东池盐的一大特点是自然生成。《史记·货殖列传》注曰:出盐直用不炼也。道元说:河东盐池紫色澄亭,浑而不流,水中食盐,自然印成,朝取夕复,终无减损。猗顿组织劳力,下池捞盐,经营了一年后,发现采用这种天日晒盐,集工捞采的原始生产方式,说来好听,但却是纯粹的靠天吃饭,周期长、产量低,于是便想了个法子,试着在池外修畦,然后将池中卤水引流灌入畦内,这样以来,畦之面积大小、深浅便可由人来定,卤水浇灌的多少也由人控制,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河东池盐制盐工艺的重大改进,在世界制盐史上首开先例,意义十分重大,堪称盐业生产工艺改革的里程碑。

池盐晒出来了,如何运出去贩卖变成钱物?据有关史料记载:猗顿最初选择利用的传统古盐道有三条,以后修筑的有四条。但最主要的线路也就是以下三条:一条是由今盐湖区磨河村进入中条山,通过平陆县张店镇御牛坪村的盐坂古道(亦称虞坂古道),将池盐从这里西出秦陇,南达樊邓,北及燕代,东逾周宋,源源不断地销往中原大地。第二条人称盐车路。自现今的禹都,经古郇大地,过吴王古渡,让池盐运往秦地城乡,并通过秦地销往西域,以至伊朗、阿富汗等地;第三条是穿过峨嵋岭通往北方各地。据年老者回忆,位于临猗县峨嵋岭边沿的景氏庙村西边就有一条埝旁车路自古称为盐车道"。这条专事运盐的官道,直至合作化前都不属于私家土地,至今在土地承包确权证上仍将那片地标明为盐车道。猗顿为试图改变陆路驴驮车运这样一种落后的运输方式,曾欲以舟运,还开凿了山西地区第一条人工运河。这条运河从河东盐池起,通过伍姓湖,又从伍姓湖至蒲坂之孟明桥入黄河。遥遥百里之途(这基本上是后魏时永丰渠的路线),只是因黄河泥沙淤塞渠口,未能使用。

试想,当年诸侯各霸一方,征战不息,在这乐荒马乱的年代里,猗顿的池盐运输队如何能安全通行呢?民间传说猗顿是圣人,暗中有神灵保护,不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都会化险为夷。实则是,猗顿致富后,能广施仁义,急公奉饷,济贫扶困,因而处处受到官民的爱戴和卫护。加之,盐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猗顿的池盐运输队带给他们的只能是方便而绝不是祸乱,因此,虽处在乱世中,却又是通行无阻的。

 第七章:兼营珠宝

池盐这输队是以运输为业的,但同时,又是一支畜牧业的宣传队,也是一支珠宝业的收购队。

这支池盐运输队所到之处,那一匹匹膘肥体健的骡马,便是猗地畜牧群的活标本,招人喜爱。人们自然也 就要询问猗地的畜牧业情况,于是猗地畜牧业的信息,得到广泛的传播。各地耕田缺牛的,就来猗地选买大黄牛;运输缺骡的,驾车缺马的,就来猗地选买优种骡马;甚至屠宰业缺猪少羊的,也都来猗地选买猪羊。因此,运输业的兴起,又大大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

池盐运输队的铃声越响越远。向西,响遍秦地的城乡,又跨过秦地境界,通向西域。那时的西域,既包括现在的新疆,也泛指新疆以西的各个民族部落,疆域是很广阔的。那里出产的各种各样的珍奇宝物,是我们内地所少有的;而我们的池盐,也是他们难得的东西。就这样,每次池盐运到西域,准要换回许许多多珍珠玛瑙玉石宝物,带到猗地。这种来回脚,不但大大降低上食盐的运输成本,而且也让猗顿经营珠宝的名声与大盐商一样齐名。猗顿借势发力,以猗地为基点,在沿途设立了五十多处珠宝店铺,形成了现在的连锁店、加盟店、子公司。这些店铺甚至开到了齐、鲁、燕、楚等诸侯国,大大拓展了猗顿珠宝的国外市场。

珠宝见得多了,猗顿也就成了这方面鉴赏的权威,真的假的、优的劣的,一经猗顿过手,就会不差分毫。

秦相商鞅的老师、魏国人尸佼在他的《尸子治天下篇》中曰:治之道,莫如因贤,譬如相马而借伯乐也,相玉而借猗顿也。尸佼与猗顿是同时代同地域的人,他的话应该是真实无疑的。尸佼将猗顿与伯乐相马相提并论,可见猗顿对珠宝的鉴赏能力是何等之高明。

猗顿把从西域各地源源不断带回的珠宝,经过严格鉴定,分开种类,标明档次,划定价格,投入市场交易。从而,将珠宝业做得可真是风生水起。

 第八章:猗顿商城

在谈到猗顿当年的兴富遗迹时,作家韩振远先生有句话说得很精彩。他说:晋商的辉煌,留下的是一座座深宅大院,而猗顿的辉煌,留下的则是一座在中国的版图上矗立了860多年的古城池——猗顿商城。

猗顿商城原为郇伯故城。猗氏周为郇伯国,系周文王第十五子(一说十七子)郇伯的封地。郇伯因治理诸侯有功而为诸侯之首,名震四海。郇地春秋属晋,战国时属魏。郇伯故城离城西南的王寮村仅一里之遥。猗顿创业兴富时,随着其产业活动的不断发展壮大,一是将古城逐渐变成了牧、农和盐工的聚居地。远近的贫民都来投奔于他,猗顿将这些贫民安顿下来,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儿,有放牧牛羊、植桑种果、养蚕缫丝、制作衣物的;有在盐池晒盐制盐、外出运输卖盐的。《猗氏县志旧序》中说:猗顿本鲁人,而迁郇国,虽务鱼盐之业,亦贤者也,不然何至邑以人传,故特增入流寓。二是将古城变成了一座营盐的盬城。《辞海》(缩印版)曰:猗氏,古地名,在今山西临猗南。有盐池。春秋时,鲁国猗顿在此以盬致富。河东盐池专称盬盐,唐之前又称猗氏之盐。猗顿作为有史记载的开发河东池盐的第一人,当年营盐活动的管理中心就在郇伯故城。猗顿对猗盐的开发,使郇瑕之地差点成了晋国的国都。《左传·鲁成公六年》记载:晋人谋去故绛,诸大夫皆曰 :必居郇瑕之地,沃饶而近盬。国利民乐,不可失也。当时晋国和周边戎狄民族的食用盐均由猗盐供应,晋国公室还用猗盐来交换戎狄民族的虎豹牛羊畜产和皮革,可见猗盐在晋国商业经济中的地位。后因大臣韩献之说:不可,郇瑕氏土薄水浅,其恶易觏。易觏则民愁,民愁则垫隘,于是乎有沉溺重膇之疾。最后才去了今侯马新田。郇瑕之地虽未成为晋之国都,但猗盐作为中原大地必须生活品的地位却是无物可及的。三是将古城变成了一座繁荣的商城。西周时期,古郇之地已推行了司市制度,人烟密集的地方即设有集市,产品交换和兴盛的贸易,使郇伯故城逐渐繁荣为一座商城。《周易·系辞》曰:“日中做市,召集天下人,聚会天下的货物,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上市交易的货物,据有关文献记载,主要有谷黍、食盐、水果、丝织、牲口、屠宰、珠宝、烧陶、青铜铸品、木制和铁制的生产工具等物品。随着商品交换的日益繁荣,作为流通中介物的货币应运而生。目前经考古学家和古币研究工作者从品类繁多的古钱币中,辨认出晋国各地铸造出的货币已达290多种,其中铸有"字和字字样的,便是当年郇瑕之地使用的货币。

由于以上原因,《晋书地理志》载:郇伯故城历史上也叫猗顿城"

 第九章: 乐善好施

猗顿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和发展,终于使他成为一个其息不可计,富拟王公,与陶朱齐名,富甲天下的大富翁,史称陶朱猗顿之富

猗顿致富后,富而有德,能聚能散,心系天下,广施仁义,恤孤怜贫,赈济一方。浚涑水,兴灌溉,为民造福。太史公赞曰:长袖善舞,多财善贾,其猗顿之谓乎!又称他其财能聚,又复能?”,聚财有道,散财有方,立功立德,更体现在这个字上。

说猗顿聚财有道、首先是他对事业有着执着的追求和艰苦创业的精神。猗顿本是一个穷儒,但他穷而有志,穷则思变。在他走投无路时,是陶朱公为他指点迷津。当畜牧业白手起家时,他不怕艰难,毅然出卖苦力,下池担盐,用赚来的血汗钱,买回一只只母鸡,一只只母羊,由一母发展到五母俱全,由五母发展到牛、马、猪、羊、鸡成群。这些全凭他坚强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

说猗顿聚财有道,是他充分发挥自己的智谋和才能,将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畜牧业的兴盛壮大,是猗顿执着追求的体现。制盐贩盐,则展示出他的聪明和智慧。由于战乱,食盐紧缺,猗顿看到:一有近盐的丰厚资源,二有足够的运输条件和开采力量,于是,便毫不犹豫,抓住时机,组织人力,制盐外运,从而开辟了一条极为显赫的商业路线,进一步把事业推向了高峰。运输队将池盐送往西域各地,换回大量珠宝,这在内地可谓稀奇珍贵。猗顿又不失时机地将珠宝推向市场,广为交易,更显示了他的聪明和才智。

说猗顿聚财有道,还在于他致力改革,不断创新。在畜牧管理中,他采取择优汰劣,培育优种措施,割阉牲畜,远缘交配的做法,总结了斗米养鸡以及牛者顿足,马者夜饱、牸食盐壮的经验;广植三园中,他引进、培植的优良果桑品种多达数十种;制盐贩盐时,改进了天日晒盐,集工捞采原始的生产方式,改变了驴驮车运这一落后的陆上运输方式,欲以舟运,开凿了山西地区第一条人工运河。

猗顿的一生,经营了农牧业、营盐业、运输业、珠宝业,这四业均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据说猗顿晚年曾写有《箴言集》一书,内容分为畜牸篇畜禽篇三园篇制盐篇交易篇养生篇六部分。总结了他的经验。几十年前王寮村民还有人读过,可惜文革中被焚毁,成为一件憾事。

聚财有道使猗顿成为百万巨富,而散财有方才是他生命的真正精华。猗顿散财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安民就业,保障生存。猗顿富了,名声远扬,投奔他的人越来越多。为使大家有个落脚之地,猗顿在王寮村东,建造了一幢幢寮宅,设立了灶堂炊具,备齐了米面,同时,又开凿了三眼甜水井,以保障人们的吃住安生。遇到灾年,他放粮舍饭,带头赈灾。至今,王寮村西南处还保留着范(饭)家巷的名称。据说就是猗顿当年所办的济贫店舍饭庄的遗址。为了使乡民人人有活干,人人有饭吃,猗顿根据不同的情况区别对待:年富力强的汉子,晒盐运输;中年男子,饲牛喂马;年老长者,放羊割草;青年女子,养蚕缫丝;老年妇女,养鸡孵雏。至于劁猪阉马、医治牲畜、烧火做饭,种瓜点豆等,都安排有合适的人做。

二是开荒治碱,发展农耕。三千多年前的古郇大地,水泽面积很大,杂草丛生。猗顿将畜牧区限制在盐碱水泽地带;把优良的黄土地划归为农耕区,实行垦荒种粮。他组织人力治碱改良土地。多方召回因灾荒和战乱流散的人群,分点建立家舍,以农耕种植为业。猗顿将自己的牛马驴分散给各户,据民间所传,由各家农户饲养和使用,产仔后各半分成。帮助置办农具,传授农耕技术。据说用牛拉犁的耕作之法就是猗顿创造的。

三是疏河浚水,兴利除害。古郇有条涑水河,亦称涑川,源自绛县黍葭谷,经夏是、安邑,向西南猗氏、临晋,通过蒲州流入黄河。这涑水河平时水流很细,山洪暴发时却涨溢泛滥,常常冲毁田地和村庄,也常使盐池受淹。为此,猗顿投入大量人力和财力,疏浚河道,加固堤岸,治理源头,改道河渠。这样以来,不仅保障了农田的灌溉,畜牧饮水,还保护了盐池,使农业、畜牧、盐田三受益。

据《运城地区郡县源流志》载,魏文侯时,猗顿凭借魏国治水兴农、治盐强国的天时与地利,曾北移涑水。牛杜镇村民至今传颂着这样一个历史故事:当年河道要从牛杜镇北通过,人们担心涑水和峨嵋坡水淹村,猗顿便特意在此放了一块镇水石。这块镇水石当时被称为卧牛石,渠水口被称为卧牛池。后每每发水,只听水浪击石之声,却不曾溢过,因此,牛杜镇被呼之为呜珂里。村民为纪念猗顿,曾在此建有卧牛庙。可惜,日寇侵华时,因借口路窄影响交通而被拆除。

四是急公奉饷,有利于国。猗顿所处的时代,战乱连年,灾荒不断,民人贫困,国力不支。猗顿慨然将自己的财物奉献给国家,多次将大批骡马送往军队,以作战备。猗顿这一急公奉饷之举,有力地壮大了国力,防御了外患,同时,又减轻了百姓的税赋征收和徭役之苦。猗顿祠内现存的一通清道光年间所立《重修周逸民猗顿氏墓记》石碑,在叙及猗顿的功德时曰:或急公奉饷,上有利于国;或者悯孤怜贫,下有济于民

 第十章:终成商圣

猗顿是以问计陶朱公而富甲天下的。他富而思源,对陶朱公自然十分尊敬和感激。《中华商祖陶朱公》一书中记载的猗顿求宝谢朱公的故事,早已被传为佳话。

猗顿和陶朱公他们在经商致富方面有许多共同点,如非凡的经营策略和高尚的商业道德等,但在能聚能散的手法和方式上也是有不同的。陶朱公的能聚,是把他掌握天地万物变化的奇谋韬略用到经商中来,所以十九年间三致千金,聚财在他来说是易如反掌的事。而猗顿作为一方寒儒贫士,创业之始,身无分文,他的能聚,是在艰苦搏斗中一步一步走过来的。陶朱公能散,主要表现在对谷物的调控上,他运用厚实的资本,平常年景里以低价买进谷物;谷物歉收时,又以平价粜出。既稳定民众生活,又盈了利。有了盈利,就可用大量的谷物与财物救济穷苦的灾民。猗顿的能散,散在战乱年代里对穷人的赈济上,散在千方百计扶持破产农民的恢复农业生产上,散在开拓创新,为后人谋取福利上。从这个意义上讲,猗顿对社会的奉献较之陶朱公,有着更加广泛而切实的价值。因此,千百年来,天下百姓对猗顿总是铭记不忘,备受尊崇。

猗顿一生,不朽有三:立功、立德、立言。

 后记

1959年秋,时任团中央书记的胡耀邦同志来临猗县看望中央下放干部,提及猗氏县名的来历,他在讲话中说:猗氏县名是为纪念春秋猗顿而立的,猗顿是越国大夫范蠡的学生,越国战败吴国后,范蠡带着西施逃到山西晋南。猗顿曾问富范蠡,先在猗地大力发展畜牧业,后又在运城经营盐业,成为大富商,尊他的师傅为陶朱公,故有陶朱猗顿之富的赞语流传至今。他鼓励下放干部们,每到一地都要随乡就俗,了解当地的人文历史,多问多看就能增加很多知识(见《刘恪山文集》耀邦恩德永志不忘一文)。由于上述原因,王寮村民在谈到这场历史争论时,总是坚定而自信地说:先有猗顿坟,后有王寮村,才有猗氏县

说到设像护冢,民俗祭祀。猗顿卒于何年何月?这既无史书记载,也无专文传世,难以考稽。但民间传说他是无疾而终,寿终正寝的。他在生前,曾对自己的后事作过详细的交代。猗顿墓的方位现处于羊道沟南端和鸡舍沟东端的交汇处,猗顿富埒王公是从这里起步的,据说这是猗顿不忘创业之地,意在让子孙牢记:天不降福,要靠艰苦创业而为之。猗顿墓穴棺道口、墓园大门不是朝南,而是朝东,是表示猗顿念念不忘故土鲁之肥城,是对故乡的一种思念。

猗顿墓后来何时变成了陵园?据村民口口相传,崇祯元年(1628年),猗顿祠年久失修,经守祠老人要求,再度修缮,据传崇祯皇帝(1628--1644年)亲手为猗顿祠题写了匾额。由此可见,至迟明以前就有陵园。《重修周逸民猗顿氏墓记》明确记载:至清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乡邑庠生陈定命悯其孤坟无主,倡议募修,砖砌垣墙,为古墓筑起一个极小规模的院落,道旁还立了一石碑。但不久,碑倒墙坍。到了道光(1821--1850年)年间,王寮村武生郭玉成又想再修,经十多年的募捐,终于动工营建,坟前扩地七分,并建祠塑像,建造山门。

关于郭玉成重修猗顿墓一事,现猗顿古冢的墙壁上有块郭玉成撰文的石碑,记载了这样一个因梦而痴的故事:余诚痴人。少不力学,长而就武,贸易于秦川,往返经村西猗顿古墓,见其周垣倾圯,樵牧践踏,心窃伤者。嘉庆十二年四月赴秦,黎明候伴墓侧,略假寝,见老者,衣冠甚古,须眉皤然,素未识,因叩来历,老者曰:子眠吾之宅畔,而犹待问乎?彼时茫然未解。阅年余抵家,睡方熟,见向之老者曰:吾宅败坏已久,子其忘假寝於宅畔而不云致意乎?醒乃顿悟,遂力心募赀,营运约二十余年,积金二百有余,兼之村众,各愿出资,共襄厥事。

重修后的猗顿墓,从地面到冢台顶为十二个阶。为什么是十二个台阶?这其中是大有讲究的。其含义有两个意思:其一,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支为时之序,循环往复,天长地久,象征着猗顿的英名永远与天地同在;其二,猗顿是属猪的,系十二属相之末。这十二属相囊括了天下所有的人,表明普天之下人们都会记着猗顿的英名。

元鼎轻重派  2024-04-22  阅读量:238